央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(记者郭佳丽)“眨眼未通过。”伴随着一遍遍提示音,苏洪泰已经尝试上百次人脸识别认证。他告诉记者,近日,自己在微信上申请医保码时遇到了困难。“我只要有空,就不停刷,还找人在我的眼皮上贴上纸,刷了有上百次,总算通过了。”
因为先天性遗传,46岁的苏洪泰在小时候眼睛就完全失明了。他的两只眼睛几乎没有了眼球,深深凹陷,甚至做不了简单的“眨眼”动作。
四十多年在黑暗中行走,苏洪泰已经在摸索中适应了盲人的世界。然而,近几年他在办理不少业务时需要“刷脸”认证,让他感到“不胜其烦”。
记者调查发现,不仅盲人,面部毁容患者、老年痴呆症患者和心智障碍患者等人,甚至一些面部衰老的老年人都会遇到人脸识别障碍。
2023年12月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医保局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曾对网民在网上反映的面瘫患者、失能老人等因无法“刷脸”,到银行或使用医保App办事受阻的问题作出过回应。
其中中欧·体育生态物联网,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表示,会配合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更有效措施鼓励相关企业提供音频验证码、手势验证码等更多的身份验证方式,方便残疾人办理金融等业务,参与社会生活;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等要求,推进省、市相关网站和App无障碍改造,不断扩大网站和App无障碍改造覆盖范围。
苏洪泰说,跟医保认证一样,这些年他在银行、医院办理一些切身相关的事务时,总能遇到人脸识别带来的阻碍。
苏洪泰记得,两年前,他准备开一家针灸推拿店,在当地营业大厅申请营业执照的时候,由于需要人脸识别,一直没有成功,后来打电话逐级申请,才走了人工审核。一年后,他在重新审核中又遇到了麻烦。
“由于审核需要再次刷脸,我在线上的认证一直没通过,担心过期会被罚款,我就直接注销了。”苏洪泰说。
与苏洪泰一样,40岁的杨宇轩是先天的小眼球、小角膜,几乎看不见瞳仁,被认定为一级残疾。最近,他想要注册一家养生保健品的公司。他说,刚开始,自己去当地的行政审批局,工作人员说墙上贴着登录注册的网址,自己按网址登录注册就可以了。但是,由于涉及人脸识别和其他不熟悉的程序,他向当地残联部门寻求帮助。“在残联对接和沟通后,这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服务,才顺利办理好。”
杨宇轩告诉记者,他通常在刷脸认证时,如果需要进行点头、摇头的动作就比较容易通过,如果需要眨眼识别就很难办,通常要试好多次。对于盲人来说,人脸识别一般都需要旁边有人辅助,因为位置偏左偏右还是距离远近都没有提示,独自完成一些眼部动作,相对困难。
不仅盲人,一位江苏的网友曾在网上反映,自己母亲患有重度老年痴呆症,已无法按人脸识别的提示做眨眼摇头等动作,但在银行查询打印工资流水、变更手机号,必须要人脸识别。对此,中国人民银行答复称,中国人民银行对人脸识别验证方式未作强制要求。同时,印发《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无障碍服务建设方案》,引导金融机构聚焦特殊群体日常高频金融场景,打造关怀版、语音版、大字版等1100余款无障碍金融App,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满意度。
合肥卢深视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崔哲表示,早期的人脸识别系统主要通过采集图像,根据纹理特征判断生物的身份信息。近些年,随着技术不断发展,更多的生物特征被应用到人脸识别,比如,3D形状、眼睛虹膜、面部静脉血管等。目前,人脸识别的流程一般是先进行图像采集,对图像质量判断后再进行活体检测,最后再根据图像进行身份识别。
崔哲称,因为人脸识别是一种远程的识别,为了安全性考虑,每一步都需要人和系统交互配合,眨眼、张嘴、摇头等动作,这都是配合技术验证的手段。对于盲人等一些特殊群体,目前人脸识别确实在交互设计上还不够完善,这也是很多科技企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。
宋文蛟出生于江苏徐州的一个普通农家,他在1岁多时因为一场火灾,面容被严重烧伤,10根手指也被截去。面部重度烧伤造成宋文蛟的双眼不对称,导致他在人脸识别时经常遇到阻碍。
他记得,有一次,因为无法人脸识别,自己就错过了高铁。“没办法,只好去柜台重新买票,让出行变得麻烦。”宋文蛟说,有时他去银行办理业务,人脸识别无法通过,工作人员会再拿着身份证比对,没有异议后再让本人签字确认。如果有些业务无法识别,还需要向上申报,层层审批。对于受过教育的人来说,根据规定的流程签字、拍照没有问题,但很多残疾人无法动弹,甚至有人不会写自己名字,这就很难办。
44岁的宋文蛟中欧·体育生态物联网是徐州市汉唐公益发展中心的创始人,做助残事业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。由于常年和残疾人打交道,这让他真切感受到了这个群体所面对的问题和障碍。
宋文蛟说,之前他们有个心智障碍患者的就业项目,就因为人脸识别遇到了很多阻碍。当时参加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都已经20多岁了,因为刷脸无法认证,也不会写字,还是办不了银行卡。
“没办法,我们就像被困在这个程序里了。”宋文蛟说,最后,他们把劳务费都打到了监护人的卡里,做账的时候还要附上父母身份证明和家庭关系证明。
宋文蛟表示,在工作中,他还遇到过一些身体瘫痪的残疾人,因为无法动弹,去银行办理开户时还需要家人抬着过去。对于实在没法人脸认证成功的,他们还需要所在村、镇或社区出具相关证明,对身边的家属来说,这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
宋文蛟说,人脸识别的困境不限于一人两人,而是一个群体。他能理解民政等部门对流程上的规范和要求,但希望银行、人社、医保、出行等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网络办理系统,寻找适应更多人的认证方式,关注到特殊群体,进行特殊的识别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,我国残疾人总人数达8591.4万人,占总人口的6.34%。宋文蛟告诉记者,除了盲人,面部烧伤患者、脑瘫、面瘫、老年痴呆症患者、唐氏综合征等患者也是“刷脸”的困难群体。
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,国家鼓励新闻资讯、社交通讯、生活购物、医疗健康、金融服务、学习教育、交通出行等领域的互联网网站、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,逐步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和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邵道新曾表示,信息无障碍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、系统工程,需要多方共同发力。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实施为契机,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规模有效扩大、层级不断深入,显著提升产品服务供给质量和用户体验,更好满足残疾人、老年人多样化、深层次的信息需求。
记者注意到,与苏洪泰、宋文蛟一样,在银行、医保等与群众相关的公共服务中,特殊群体反映的人脸识别问题较为突出。
“以前什么都在柜台办理,但智能化后反而给我们造成了障碍,不能因为信息化而把一些残疾群体边缘化。”宋文蛟说。
苏洪泰也表示,与他一样,他能感觉到很多盲人对未来会有担忧,“我们害怕被更加先进的人工智能所抛弃。”
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他能理解特殊群体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担忧。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方式,对很多人可能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。但是,对盲人等特殊群体来说,这种技术可能会带来不便和挑战。
此前,中国人民银中欧·体育生态物联网行、国家医保局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答复一些网友网上留言的相关疑问时表示,目前,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主要为虹膜识别,尚未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。尽管已经在网站和App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中根据盲人、聋人的需求推动各相关企业增加了语音提示、语音读屏、提供文字信息等功能来实现身份验证,但这项工作需要长期持续推动,现阶段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。
姚志伟认为,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使用人脸识别等技术,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。首先,在技术层面上,人工智能在特殊群体中的应用应当注重包容性和无障碍设计。可以研发和引入更为先进的活体检测技术,如静默活体检测、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(结合指纹、虹膜、声音等),以及利用深度学习优化算法,提高对特殊群体的识别准确率。在政策层面上,应制定无障碍人脸识别标准,确保人脸识别系统能够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。此外,在服务层面上,可以提供更多的人工辅助和线下服务选项。并且一线工作人员在具体实践中,要根据对方需求主动、灵活选择,以确保特殊群体在面对技术障碍时,仍能顺利完成所需操作。
“应加强对人工智能伦理和法律的研究,确保技术的发展不会加剧社会不平等,而是促进所有人的福祉。”姚志伟说,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,提高特殊群体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使用能力,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社会。最后,应当鼓励跨学科合作,结合医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,共同探索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特殊群体。
在崔哲看来,从行业来看,目前人脸识别技术正在向着科技普惠的方向发展。实际上,技术的渗透场景和技术的发展是正相中欧·体育生态物联网关的。解决覆盖更广人群的问题,需要去发展新的技术。比如,开发新的传感器技术,训练新的人工智能模型。
他表示,新技术的落地还离不开政策的支持,可以通过政策引导,打造一些新技术试验田,不断试验并收集反馈,让新的想法、新的经验去落地。另外,对于AI企业来说,要贯彻科技普惠的价值观,深入行业了解痛点,在保持科技创新活力的同时,让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更加包容和公平。
近日,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不仅盲人,面部毁容患者、老年痴呆症患者、心智障碍群体、甚至一些面部衰老的老年人都会遇到人脸识别障碍。2023年12月中欧·体育生态物联网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医保局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曾对网民在中国政府网反映的面瘫患者、失能老人等因无法“刷脸”,到银行或使用医保App办事受阻的问题作出回应。其中,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表示,会配合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更有效措施鼓励相关企业提供音频验证码、手势验证码等更多的身份验证方式,方便残疾人办理金融等业务,参与社会生活;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要求,推进省、市相关网站和App无障碍改造,不断扩大网站和App无障碍改造覆盖范围。